1.太陽電池的基本特性
太陽電池的輸出受日照強度、電池結溫等因素的影響,當結溫增加時,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下降,短路電流稍有增加,**大輸出功率減小,當日照強度增加時,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變化不大,短路電流增加,**大輸出功率增加,在一定的溫度和日照強度下,太陽電池具有**的**大功率點,電池工作在該點時,能輸出當前溫度和日照條件下的**大功率。
2.單晶硅電池
單晶硅是用高純度的多晶硅在單晶爐里拉制而成。熔融的單質硅在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排列成許多晶核,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平行結合起來便結晶成單晶硅,單晶硅的制法通常是先制得多晶硅或無定形硅,然后用直拉法或懸浮區熔法從熔體中生長出棒狀單晶硅,硅系列太陽能電池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技術也**為成熟,在電池制作中,一般都采用表面結構化,發射區鈍化,分區摻雜等技術,開發的電池主要有平面單晶硅電池和刻槽埋柵電極單晶硅電池,**轉化效率主要是單晶硅表面微結構處理和分區摻雜工藝,目前轉換效率達到18%-20%,**高達24%。在大規模應用和工業生產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3.多晶硅電池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硅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成多晶硅,多晶硅可做拉制單晶硅的原料,多晶硅與單晶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物理性質方面,多晶硅太陽電池的制作工藝與單晶硅太陽電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陽電池的光電效率則要比單晶硅低,其光電轉換效率為12%-15%之間,**高已達18%,但相對單晶硅光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同時多晶硅光電池沒有光致衰退效應,材料質量有所下降時也不會導致光電池受影響,是國際上掀起的前沿性研究熱點。
4.非晶硅電池
非晶硅是一種直接能帶半導體,它的結構內部有許多所謂的“懸鍵”。也就是沒有和周圍的硅原子成鍵的電子,這些電子在電場作用下就可以產生電流,非晶硅光電池一般采用高頻輝光放電方法使硅烷氣體分解沉積而成,是一種繼晶體硅電池之后出現的新型太陽電池,非晶硅可以做得很薄,他與單晶硅和多晶硅太陽電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藝過程大大簡化,硅材料消耗很少,電耗更低,但其轉換效率較低,一般在6%-8%,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為10%左右,與晶體硅電池相比,由于生產成本低,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已成為目前**被看好的薄膜電池技術之一。
5.影響光伏組件輸出特性的主要因素
1)負載阻抗2)日照強度3)太陽電池溫度4)陰影和晶體結構
6.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選型內容
1)組件效率的選擇 2)組件類型的選擇 3)組件功率的選擇 4)組件封裝結構的選擇 5)組件電壓等級的選擇
7.電能的儲存方法
1)靜電學的方法----電容器 2)電磁感應的方法----電感線圈3)電化學的方法----蓄電池
8.蓄電池的日常維護方法
新的蓄電池投入使用后,必須定期地進行充電和放電,充電的目的是使蓄電池貯存電能及時地恢復容量,以滿足用電設備的需要,放電的目的是及時地檢驗蓄電池容量參數,以及促進電極活性物質的活化反應,蓄電池充電和放電狀態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蓄電池的電性能及使用壽命。
9.蓄電池常用的充電方法
1)恒定電流充電法 2)恒定電壓充電法 3)階段等流充電法 4)浮充電法
10.影響蓄電池的主要因素
1)放電速率
在較低的放電速率下,蓄電池具有較大的安培小時容量,而在較高的放電速率下,蓄電池的安培小時數容量將會減小,同時在低速率放電過程中,硫酸對極板的腐蝕程度加重,將會縮短蓄電池壽命。
2)溫度
鉛酸蓄電池的容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降低,容量將會減小,溫度每降低1℃,其容量大約減少1%。
11.充電控制器的選型
1)根據使用要求確定控制器的功能
2 )根據光伏組件的輸出電流確定充電電流大小
3)根據光伏系統的設計確定匹配的充電參數
4)根據充電參數及現場環境確定充電控制器
5)根據要求及安裝條件確定控制器安裝形式
12.逆變器選型注意事項
1)負載總功率大小
2)負載用電電壓
3)交流負載功率因數
4)負載的類型(阻抗特性)
5)逆變器效率
6)逆變器過載能力
7)蓄電池電壓等級
8)安裝地點的環境條件
9)用戶的功能要求
13.蓄電池的選型
1)根據負載用電量和后備時間進行確定
2)確定容量時,應盡可能避免采用多組蓄電池并聯方式,并聯數在4組以下為宜。
3)容量較大時,應采用單節電壓為2V的蓄電池進行串聯
4)要綜合考慮環境及蓄電池自身因素的影響
14.孤島現象
并網逆變器的孤島現象是指電網因故中斷供電時逆變器仍向電網傳輸電能,各本地負載形成一個公共電網系統無法控制的自給供電孤島。
15.孤島檢測方法
孤島檢測方法分為主動式檢測法和被動式檢測法,主動式孤島檢測法采用的是對逆變器的輸出施加擾動,再檢測公共點的電壓頻率,阻抗等的變化來判斷電網存在的情況,主要分為移頻法,移相法和功率擾動法,移頻法主要有主動移頻法(AFD)與帶正反饋的主動移頻法(AFDPF)通過對逆變器的輸出頻率進行擾動來**孤島檢測效果,移相法主要有滑動移相法(SMS)與自動移相法等,通過對逆變器的輸出相位進行擾動來**孤島檢測效果,被動式孤島檢測法就是檢測并網逆變器與電網連接處電壓的異,F象,主要有過/欠壓與過/欠頻法,電壓相位突變檢測法及電壓諧波檢測法,一般的光伏并網逆變器均要求具備過/欠壓與過/欠頻保護功能,但在電壓相位突變檢測及電壓諧波檢測在實際中因動作閥值選取困難而較少采用。